近期有不少同学咨询我二次开发的问题,其实对于二次开发,这个问题太大,本人也不尽了解,复杂的二次开发涉及到多种语言的配合使用。但由于ANSYS本身APDL语言的强烈优势,对于某些简单的结构,可仅仅通过本身的语言优势进行相应的二次开发。
恰巧,本人的工作经常与箱涵结构打交道,传统上,箱涵结构采用MIDAS GTS 或者理正岩土工具箱进行计算。无奈,本人实在受不了理正糟糕的结果显示,GTS建模的重复性、低效率性,且本人实在太懒,借着回应有关同学期望本人出一个二次开发案例的契机,花了几个小时做了一个箱涵结构基于ANSYS APDL语言的二次开发,供大家交流。
本次二次开发的大致步骤如下:
一、参数化建模
二、改变参数,并与相关设计软件计算结果对比
三、确定外部输入参数
四、定制个性化GUI操作界面
第一步:参数化建模
本次二次开发以某地铁出入口箱涵结构计算为例,全程采用参数化建模,对比ANSYS计算结果与MIDAS计算结果,两者弯矩图分别如下:
ANSYS极值分别为1179(KN.m)、955(KN.m),GTS极值分别为1180(KN.m)、950(KN.m),两者误差不超过0.5%,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。
第二步:改变参数,对比结果,本人改变了五次尺寸,最后两者最大误差不超过1%,说明前一步的参数化命令流可信。
第三步:确定外部输入参数,通过下述组合命令实现。
MULTIPRO,’START’,6
*CSET
MULTIPRO,’END’
针对该结构,外部输入参数如下:
第四步:定义个性化GUI操作界面
关于这一步,视个人而定,一般针对这种简单的结构,制定相应的嵌套工具条就足够自己使用了。
本人在原来工具条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内容:
从上图可知,本次开发一共包括四个宏文件,名为xianghan的宏文件负责接收外部参数的输入以及建模计算,后续的WJ、ZL、JL分别是对弯矩、轴力、剪力结果的查看宏文件。以WJ宏文件为例,命令流如下:
/post1
!弯矩
etable,WJ1,smisc,6
etable,WJ2,smisc,12
SMULT,WJ1,WJ1,,-1e-3
SMULT,WJ2,WJ2,,-1e-3
plls,wj1,wj2
将上述四个宏文件以及相应的工具条文件放入工作目录下,即可实现本次结构的二次开发。
整个过程的效果如下:
当然,如果为了显得更加花俏,还可以通过UIDL语言实现在左侧菜单栏的添加,更深层次的,还可以联合VB、Python、Matlab进行进一步的二次开发,无可否认,这需要更深层次的语言基础了。
暂无评论内容